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6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苌苌)
( 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
)
三联生活周刊:云南和四川都是少数民族居多,旅游产业活跃,部分偏远山区很落后,两地灾后重建可能面临很多类似问题。可以讲讲你们1996年后的经验吗?
杨一奔:汶川地震后,国家也让我们总结灾后重建的经验。这12年,可以说是丽江历史上翻天覆地变化的年代,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大地震,把我们民族精神中一种坚韧不拔、开放进取、渴望进步的精神给激发出来了。当时我们的直接损失是60亿元,受到国家和全世界的关注。当时的地委行署提出来的口号是“变大灾难为大机遇促进大发展”,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口号提得太大了,但就在这些年,丽江变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的地方。当时丽江古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古城毁坏严重,所以政府就向国家提出延缓申报,联合国马上就派专家来了,考察完后说,你们不需要延缓申报,你们就如期申报。他们发现这个民族是一个震不垮的民族。在废墟上,我们擦干眼泪,日常生活照样进行。我们的人民是乐观的,因为我们的希望没有被泯灭。世界给我们的援助,要从物质上来讲是杯水车薪。如果光靠援助来恢复重建,就要等很漫长的过程,所以丽江当时还提出来了一个口号:“不等,不靠,不要,靠自己!”全体上下都非常努力。我们相信政府,也相信我们自己一定能战胜灾害。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在震后,丽江政府拆掉了古城内没有受到损坏的新建筑,有人坐在街上大哭。怎么解释政府当时的意志呢?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