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制造业强国之路径

作者:邢海洋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5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84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新款iPad的发布搅动了媒体的神经。但了解了其功能配置后,却并非一片好评,新品虽拥有超出人眼分辨能力的显示屏,却没有此前的iPod、iPhone和iPad那样具有改变市场格局的威力。与之相比,华为宣称将超iPhone的报道引来的关注更强烈。消费电子界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总是激起更多的想象力,尤其对渴望从制造业大国过渡到制造业强国的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当下消费电子,依然重复着PC当年的摩尔定律,在功能上还没有达到硬件远超应用软件发展的时候,消费者的精力仍集中在机器的性能上,而决定厂家成败的则是其核心器件的专利水平。这次iPad的主要对手是三星。2010年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异军突起,靠的是核心器件的专利能力,苹果在靠设计思想开掘出全新的市场空间后,得以保持和追赶者距离的,除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还是自己在显示和软件等诸多领域的专利技术。正因如此,昔日2G时代的手机巨头在3G时代,因为技术准备不充分多被甩开,智能机产业迅速形成新格局。这样的背景下,2月底移动世界大会上,如果说华为展出了号称当今最快、最薄的手机还不足以引起轰动,了解到这款手机搭载的是自主研发的四核处理器,就非常引人注目了。

一贯低调于提供通信后台设备的华为近来颇为高调,频频放话,如目前华为在硬件上已经超越了苹果,今年中还将推出全新的操作界面,明年一季度还将推八核处理器,华为的目的似乎是在硬件和消费者使用体验上全面超越苹果。如今这款搭载在Ascend上的四核处理器,据华为的评测,已是世界上体积最小、发热最低、运行最快。如果是一般厂家这样说,观众或会报以一笑,但对于这样一个拥有14万员工、46%是科研人员的全球500强企业,观者一定会严肃对待。否则也不会有海外媒体对手机市场新格局的种种推测。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超级总统诞生记

俄罗斯大选现场观察

93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