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体育基因与百威英博的中国布局

作者:黄燕

2018-02-27·阅读时长6分钟

24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2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黄燕)


( NBA中国首席执行官舒德伟(左)、奥尼尔和百威英博亚太区总裁傅玫凯携手宣布哈尔滨啤酒成为NBA中国市场合作伙伴 )

自从2004年百威英博收购哈尔滨啤酒之后,哈尔滨品牌在百威英博集团内部一跃成为核心品牌,按照傅玫凯的说法,百威英博希望把哈尔滨啤酒从一个区域性品牌提升为全国品牌,而体育赛事所覆盖的年轻男性观众与哈尔滨啤酒的目标消费群不谋而合。作为中档品牌,哈尔滨啤酒担负着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的重任,百威品牌占领的高端市场现在不仅面临嘉士伯、喜力的竞争,还要面对雪花、青岛纯生对高端市场的全力进攻。傅玫凯承认,现在加大投入完善产品线对百威英博有更重要的意义:“从雪津、哈尔滨到百威和时代啤酒,我们拥有一条从中高端、高端到超高端的完整布局,互补的品牌结构覆盖了不同层面的消费群。”

寡头时代前奏

2012年2月,广东粤海集团控股的金威啤酒宣布将出售旗下啤酒业务及资产,拉开了啤酒行业新一轮并购的序幕。经过第一轮竞价,3月入围的3个买家分别为华润雪花、燕京啤酒和百威英博,报价均超过50亿元。年产能170万吨的金威啤酒占据广东啤酒市场第三位,任何一家并购成功都将改写华南啤酒市场格局。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并购和扩张就已经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的主旋律。2010年5月,华润雪花全资收购河南悦泉啤酒,6月嘉士伯获得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8月燕京啤酒连续收购河南月山啤酒和内蒙古金山啤酒,年底青岛啤酒以18.7亿元全资收购同在山东的银麦啤酒。2011年3月,百威英博接连收购了河南维雪和大连大雪啤酒,并先后在辽宁、河南、四川、山东、福建、吉林、安徽等多省投资建立新厂,其中个别工厂产能甚至达到百万吨。傅玫凯向本刊透露,目前百威英博在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750万吨,比2011年底的530万吨提高了近50%,尽管与中国市场老大华润雪花的千万吨产能还有差距,但与第二名青岛啤酒已经非常接近。

文章作者

黄燕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超级总统诞生记

俄罗斯大选现场观察

93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