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8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去年底,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表示:“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洪崎开诚布公的表态,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银行业暴利的强烈反响。今年4月初,温家宝总理在广西、福建等地视察时表示:“其实我这里坦率地讲,我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家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你也看到了在温州进行试点。我想,温州的试点,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国推广,有些可以立即在全国进行。”这是中央政府近年来对银行业一次罕见的表态。
国内的银行业现在到底有多赚钱?不妨看看其财务报表。近期,国有五大银行的年报全部出炉,“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去年合计实现净利润6809亿元,相当于日赚18.65亿元,此前中国石油一直享有“赚钱机器”的美誉,但现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净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中石油,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净利润也和中石油相差不远,银行业的赚钱能力的确惊人。
国内银行业的利润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但之所以会在近期引发人们对其暴利的质疑,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下行周期,很多企业尤其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银行却依靠垄断之利,利润增幅越来越大,这难免会让很多企业产生被盘剥的感觉。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6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