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航母杀手”来了

作者:宋晓军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423人看过

(文 / 宋晓军)


( 俄罗斯海军“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 )

月22日开始的中、俄海军联合演习,和菲律宾与中国在黄岩岛海域的船舰对峙及美、菲军方的“肩并肩”演习是重叠的。这种重叠,让媒体频繁地将中、俄、美、菲四国的名字与“枪长炮短”相勾连。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艘1979年开工建造的军舰被命名为“航母杀手”。每当有记者向我问起这艘舰的作战能力时,我都要反问一句:你知道“航母杀手”这个绰号对于中国海军意味着什么吗?

1964年勃列日涅夫接替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共总书记后,马上就起用了曾经被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冷落、力主发展远洋海军的戈尔什科夫元帅。随着美国在越南陷入战争泥潭,戈尔什科夫终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看到了几代俄罗斯精英日思月想的“温水海洋之梦”。1972年4月20日,根据他的建议和亲自参加制定的规划,苏联部长会议颁布了《关于军事工业问题第87号命令》,决定研制1164型导弹巡洋舰。其作战使命是:1.为远洋作战舰队护航;2.攻击以航母为主的敌大型水面舰艇。1974年8月21日,设计方案正式通过,1976年11月5日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北厂开工建造首舰“光荣号”。1979年7月27日“光荣号”下水。同年12月,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三年后的1982年12月30日“光荣号”加入黑海舰队服役。如果你在英文维基百科中查询苏联“光荣级”巡洋舰,在页面的右上方就会看到其首舰,即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光荣号”在1986年的彩色照片。当时不仅“光荣级”的第二艘舰已经服役,而且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400艘舰艇和130艘潜艇的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第七舰队,总排水量是美国第七舰队加上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和的两倍。

1986年当我看到已经服役了4年的“航母杀手”的彩色照片时,不能不承认十分震撼。那一年,我曾经服役的国产第一型导弹驱逐舰还在处理一些技术上的遗留问题。而当时,虽然从1970至1985年美国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量增长了10倍,但军事平衡仍然是美国担心的事情,尤其是在苏联海军的直通甲板航母和第三艘“光荣级”巡洋舰“瓦良格号”(当年的名字为“红色乌克兰号”)已经下水的情况下。于是美国开始逐渐兑现两年前与中国海军商谈的四项协议:1.继续进行一系列高级代表团互访和会谈;2.开始将级别的互访和小规模的联合演练;3.努力实现双方军舰的互访;4.出售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使用的LM2500燃气轮机、MK-46鱼雷、声纳通信装置等设备,并为这些装备提供配套技术支持。美国向中国海军提供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为改装中国现役的驱逐舰、护卫舰和新建大型反潜舰艇,使它们能有效地执行对苏联潜艇的反潜任务。与此同时,美国为了防止苏联海军在太平洋取得优势,还加大了对设在菲律宾的海军基地设施的投入。三年后的1989年,在苏联第三艘“航母杀手”巡洋舰“瓦良格号”服役时,由于中美关系发生变故,中国海军仅仅得到了两台美国提供的LM2500燃气轮机。而此时的苏联,由于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加上美国海军1986年开始在波斯湾护航将苏联作为财源的油价压降了75%,计划中建造的另外三艘“航母杀手”不得不废弃于乌克兰的船台上。

时过境迁,到了2012年,当美国因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而担心已今非昔比的中国海军蚕食其在太平洋的利益时,1996年加入太平洋舰队的俄罗斯最后一艘“航母杀手”——“瓦良格号”则作为俄罗斯海军编队的旗舰,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一起进行了50年来两国海军首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海军编队担任旗舰的“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所用的主机,恰恰是美国当年为对付苏联太平洋舰队向中国海军提供的LM2500型燃气轮机。而中国海军其他的大型主战舰艇上的主机,又是苏联解体后由乌克兰提供、在“航母杀手”所用的主机基础上研制出的第三代燃气轮机技术。由此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当美国的智囊们看到这次参加演习的中、俄海军舰艇编队时,会不会想到恰恰是因为美国太过重视俄罗斯和中国家门口的这片太平洋海域,不仅迫使中国拥有了陆上的“航母杀手”——“东风-21”弹道导弹,而且迟早也会拥有中国海军自己的海上“航母杀手”呢?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每人值5美元

Facebook的社交统治力

9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