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传奇瓦希德

作者:徐菁菁

2018-02-26·阅读时长7分钟

66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3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徐菁菁)


( 2004年7月2日,印尼雅加达,前印尼总统瓦希德(左)和维兰托将军共同参加礼拜活动 )

12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佐邦的清真寺里,上万民众送别了前总统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12月30日,这位69岁的印尼第四任总统在首都雅加达的一家医院病逝。“我们失去了我们民族最优秀的儿子。”印尼现任总统苏西洛在主持国葬仪式时说,“他同时也是这个国家的父亲和老师,一个杰出而高贵的人。”

1999年,印尼处于十字路口,东南亚经济危机结束了印尼持续二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政治危机与社会动乱也终结了苏哈托长达32年的独裁。在由7个穆斯林团体组成的“中央轴心”集团支持下,双目几乎全部失明,听力欠佳,曾经两次中风,倚靠轮椅行动,饱受糖尿病困扰的瓦希德在最后一刻击败了风头正健的梅加瓦蒂,成为印尼自1955年以来的第一位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在1999年,总统是由政治精英组成的‘人民协商会议’代议选举产生的,而梅加瓦蒂没有能够扩大自己的关系网络,赢得更广泛的政治精英的支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米·弗里曼向本刊分析说,“对于伊斯兰政党来说,他们也不情愿由一位女性来任总统。瓦希德则因为他的穆斯林身份、支持改革的立场和普通民众的支持而被选中。”

在印尼,人们习惯于用“Gus Dur”来称呼瓦希德,“Dur”取自其名字的第二个音节,表示亲昵,而“Gus”则是穆斯林使用的敬语。1940年,瓦希德出生于东爪哇区佐邦市穆斯林望族。他祖父于1926年创立了印尼最大的穆斯林组织“伊斯兰教士联合会”,父亲则是印尼解放运动中的英雄,曾任印尼首任宗教事务部部长。1963年开始,瓦希德相继赴开罗、伊拉克和荷兰求学。瓦希德传记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格雷戈·巴顿告诉本刊,在开罗求学期间,瓦希德开始接触并喜爱上了法国电影,在开罗美国大学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并流连于当地咖啡馆里的辩论会。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徐菁菁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财富,不可承受之重

北京大兴弑亲案的村庄调查

7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