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67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贾子建)
( 申遗成功,东源村的各级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与子侄辈相聚在展示馆 )
活着的木活字
见到王超辉时,他正忙得要命。“中国木活字文化村展示馆”20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里站满了从温州市区来参观的中学生。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3块刻有不同图案和文字的乌黑木板。只见他用一把粗棕刷蘸上墨汁,在刻板上反复刷涂,然后将一张红纸覆在上面,接着用另一把棕制的刷子在纸面上不停地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出刻板上的墨迹,待到将红纸揭下来,一首李清照的《醉花阴》就完整地呈现在了眼前。桌上摆着说明:亲自体验5元,而王超辉印的每张2元。一边收钱,一边印刷,三块刻板,从人群聚集到散去将近一小时里,粗粗算,王超辉应该有百十来块的收入。
学生散去,显出一丝疲态的王超辉把一把零钱装进口袋。作为国家级木活字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每月至少要在东源村的展示馆里工作10天。屋子空了,我们才发现在桌旁一排摆放着10个乌黑的字盘。字盘的格局很像算盘,被一个木条横向分隔成两部分,密密麻麻地摆放着的是一个个1厘米见方的活字块。字块在墨汁的常年浸润下变得漆黑,只有用手指捏起来,才能看出是木头制成的。“刻活字必须用棠梨木,这种木头花纹细密,质地又硬,不容易变形。”除了这些1厘米见方的大活字,墙角堆放的几个字盘上的字仅有5毫米见方。“这些大字是印人名用的,小字印人名下面注的生辰八字、住址等具体信息,所有的字加起来应该有2万多个吧。”王超辉说。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9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