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2-26·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7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曾焱)
( 《嘉妃半身朝服像》油画屏,法国多勒市美术馆收藏 )
弗雷家族
2005年5月,《纯惠贵妃半身像》在香港地区首次露面,拍卖图录中注明为“出自弗雷家族的收藏”,“郎世宁作”。买家为一位中国私人藏家,据他后来跟朋友说,直到花2000多万港元把画买下来了,心里其实也没有把握到底是不是郎世宁的东西,因为当时中国早期油画在海外几乎没人了解,故宫收藏的郎世宁油画也只是发表过部分黑白照片,无从比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绘画研究专家聂崇正看到此画并确认作者为郎世宁前,“出自弗雷家族”对于这位买家几乎是唯一可靠的说服——那几幅流传到欧洲并由法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油画半身像,似乎都出自弗雷后裔的手中,并先后现身于近年的拍卖市场。
弗雷(Henri Nicolas Frey)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期的法国军队最高将领。百年前的劫掠者,现在却是用来佐证中国文物珍贵程度的重要凭据,旧藏的这类身份,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给华人藏家和买家以复杂的感受。聂崇正告诉本刊,当年法国军队的驻扎地在紫禁城北面的景山,司令部设在寿皇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少年宫附近。寿皇殿是清朝专门存放故去帝后肖像的场所——根据清宫典制,历代皇帝崩逝后,他生前的画像也包括后妃画像、用过的玺印以及珍爱的文玩器物,一部分随葬陵寝,其余都置于寿皇殿供奉,这些从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有关记录。法国人皮埃尔·洛蒂也曾在《北京的陷落》一书中描述了自己跟随侵华法军进入到寿皇殿时的所见:“还有一些像房间一样巨大的漆器抽屉里,盛着卷在紫檀木或象牙轴上、包在黄绸子里的先帝画像。其中一些十分壮丽,它们代表着一种在西方根本见不到的艺术,一种虽然与我们丝毫不同但足以与我们平起平坐的艺术。”寿皇殿里的宫廷画像和玺印被法军作为战利品大量劫掠到欧洲,弗雷家族的收藏应该就来源于此。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