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一平
2018-02-26·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3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魏一平)
( 山东省寿光市孙集镇石门董村的菜农正在为大棚加盖保温用的草帘 )
从卖菜难到收菜难
本刊记者来到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省寿光市,发现百姓吃菜并不便宜,与北京菜价相差无几。“以前走街串巷卖菜的小贩很少见了。”老牌批发商仁学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蔬菜单位利润不高,只能把量做大。”他是天津蓟县人,1995年就来到寿光,批发蔬菜到北京新发地,“当时愁销路,谁有市场谁就存活”。这些年,仁学清的运输车辆不断加大,从六七吨到十几吨再到现在的三十几吨。他已经不用再亲自下村收菜了,每天早晨天不亮,8队人马、8辆小货车都会奔赴十几个村子,他的角色变成了总指挥。
29岁的小高,现在率领着仁学清8支收菜队伍中的一支,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会开着自己新买的本田车去寿光的石门董村收菜。“土匪市场”,这是小高和仁学清对菜市场的一致评价,为了收菜,打架已经是家常便饭。只不过,“前些年收菜的少,卖菜的多,有时候压价会跟菜农打;现在收菜的多了,为了抢菜跟同行打”。小高算是收菜队伍中少见的女孩儿。“打过,当然也打过。”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本刊记者。抢菜是她每天最头疼的事儿,天还没亮就到村口占据有利位置,看着远处乡间土路上开始有车灯闪烁,就急急迎上前去,那是菜农的三轮车。“有时候为了迎接一车菜,要跑出去1公里,人家还不一定卖给你。”由于每天早上都跟“打仗”一样,小高的嗓子已经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2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