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小板的“强者恒强”

作者:邢海洋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7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55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10月下旬,沪深股市步入调整,中小板和创业板独强。10月22日中小板综指突破7000点,不经意间创造了又一个历史新高度,10月更以7363点收市。自今年7月初以来,中小板上涨超过了40%;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小板已经上涨了2.5倍。中小板“大涨小回,强者恒强”的特质,恐怕已经不适合游资炒作的解释。

中小板新高度背后有大资金追捧的因素。三季报便显示,苏宁电器取代了招商银行,成为基金投资持有市值最多的个股,而曾经雄霸基金持股榜多时的招商银行却被抛弃。三季度,共有86.5亿元公募资金涌入苏宁电器,持有的基金数量3个月间也从76只升为94只。而招商银行却被基金大手笔套现达47.7亿元之巨,41只基金彻底放弃离它而去,持有招行基金数量从141只减为100只。证券市场从对经济周期的炒作转入大消费概念,从受货币财政刺激到内需转型,一弃一取,两只股票的仓位消长中便呈现出来。一个苏宁电器,基金持有市值259亿元,仅凭这个天文数字,足以把这只中小板公司送入主板了。也的确如此,2004年7月苏宁电器在中小板上市时,总股本仅9316万股,总市值只有30亿元左右。6年时间里,苏宁电器总股本增至70亿股,增长75倍,总市值700多亿元,增长35倍。活活演绎出一个火箭般成长的神话。

基金三季报还显示,苏宁电器之后,中小板的另一只东阿阿胶,基金持有市值达108亿元,洋河股份、莱宝高科、海宁皮城等一批股票受到了基金大幅度增持,总体上,基金对中小市值股票的热情远高于大盘股。另外,从近千家上市公司三季报看,中小板也得到了私募的“眷顾”,私募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上市公司中,主板公司占66家,中小板占到48家。尽管深市中小板个股家数已经超过了主板,但若加上沪市,中小板股票仍远少于主板,这个意义上,中小板得到了大资金超常的关注。10月初市场热点转换,大蓝筹崛起,中小板和创业板短暂受挫。可一旦有了资本大鳄驻守,这些股票怎么可能一味低迷下去?一伺市场平静下来,中小市值股票再度启动,创出新高也在情理之中了。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为什么会输

甲午战争116年回顾

106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