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3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23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 1872年时的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它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兵工厂之一,主要生产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
)
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862年6月13日,一艘同时悬挂着荷兰、英国、日本国旗的帆船“千岁丸号”缓缓驶入吴淞口,最后停泊在上海法租界内荷兰领事馆附近的江岸,从踏板上走下一群神情严肃,身穿和服,脚踏木屐,佩带双刀的日本青年武士。好奇的中国围观群众以及前来迎接的上海道台吴煦不知道,在这群东瀛来客中,就包括著名维新志士高杉晋作、明治政府高官五代才助及中牟田之助等日后如雷贯耳的名字。然而此时,他们的身份不过是日本幕府首次中国使团的随员。
虽然“千岁丸号”搭载了煤炭、人参、海带以及海参等货物,但日本使团的主要使命却是游历见闻,与当地官员、士大夫交流以获取与英美列强外交谈判、通商往来的经验教训,以及购买中译西方学术著作。根据他们的游历日记记载,在两个月的停泊中,中国当地民众、官僚、商贾以及士大夫知识分子态度皆十分友好,知无不言,而上海十里洋场的繁荣兴旺更使他们大开眼界,惊艳不已。然而,在短暂的惊叹后,高杉等人迅速发现了这个老大帝国衰落的真实面目:租界以外街道肮脏不堪,难民成群;外国人倚仗特权,飞扬跋扈;黄浦江上外国商船军舰横行;大清官员吸食鸦片,贪污腐败;绿营兵服装破旧,赤足露头,仍在使用落后的火绳枪与双手拔刀。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