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02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苌苌)
( 韩东 )
到今年,韩东的文学创作生涯已经走过整整30年。40岁后,他的生活围绕写作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秩序。每天早餐后,他步行或坐车去工作室写作,甚至在大年初一也不休息。那是位于一栋居民楼里的老房子,韩东在那里读书,做笔记,打坐。打坐治好了他的颈椎病和失眠,每天写作两到三小时,在写作每部长篇小说之间,他会休息半年,为下一部小说构造框架,积累素材。一旦写作开始,他就进入自己称之为的“闭关”状态,写作初稿的最初几个月,他不接受采访,也几乎不和外界朋友交流。“在这个状态中,自己也会变得很脆弱。”他对本刊记者说。
“这基本是一种很磨人的心理状态,你不知道这部作品的容量,也听不到任何评价。写长篇不仅是体力考验,还有这种沉郁的心情,在写完前,可能一两年你都看不到任何价值的体现。”在近年适应了这种状态后,韩东觉得可以把写作时间拉得更长一点,书写得更薄一点,他也尝试不要让自己太拘囿于写作的孤岛。“我把写长篇看做是自己的主业,但进出其他门类的艺术、和其他艺术家交流,对我接下来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你得走出去看看其他艺术家是怎么工作的,每次交流获得一些认同、一些新想法,然后再回来写我自己的。”
就像很多职业小说家一样,他们的生活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丰富多彩,反倒为了保护写作的气场比常人更为闭塞。“这几天我看足球,以前我只是看拳击。工作室的电视没有接天线,朋友给我个电话,我就跑到另外的地方看。我也上网聊过天,偷过菜,但意识到让我太沉迷就会掐掉。写作之外的事情真正能让我上瘾的很少。”韩东说。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