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资金面上的行情

作者:邢海洋

2018-02-26·阅读时长3分钟

44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27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 6月M2增速连续第7个月回落 )

7月翻身后,股市又进入了“8月魔咒”,开局后走势低迷,未能延续7月涨势。个中原因其实不难寻找:2009年8月,大盘经过翻番涨幅后的下跌,当月崩跌超过20%,那是因为获利回吐;2008年8月,恰逢奥运会,大盘是暴跌之后的疯跌,那是因为利好出尽;今年的8月,此前市场累积的涨幅远没有2009年大,注定了“8月魔咒”只能是“微调”,而此次各项政策利好更远逊于奥运会,意味着投资者本没有多少预期,更不会因为预期的“过期”而兑现手中的股票。

在A股市场,决定价格走向的,不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前景,而是市场上资金的充裕程度,本次行情再次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追踪7月行情的起因,完全可从央行货币投放上找出眉目。自5月中旬开始,在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累积作用、外汇占款下降、商业银行年中考核以及农行IPO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系统内流动性告急。自5月17日至5月31日短短两周,银行间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上升81个基点,达到2.36%,超过了一年期存款利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央行从5月24日当周起,连续8周通过公开市场投放基础货币,8周累计净投放规模高达9570亿元,释放了今年春节后净回笼资金量的绝大部分。

5月中旬开始的流动性恐慌,一大原因是银行为应对中期考核,将资金从短期债券向收益高的中长期债券转移,以在今年这个存款增长普遍艰难,央行又不断抽紧银根的年份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中考”一过,农行IPO又顺利过关,市场资金面即逐步缓解。到了7月中旬,货币市场利率已回落至5月份暴涨之前的水平。这时候,央行的担忧又转到了近万亿元的货币投放可能引发流动性泛滥上,7月中下旬半个月时间,央行加大货币回笼力度,使7月份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100亿元,较6月份大幅下降4070亿元。不难看出,央行这一轮的动态微调和7月行情存在着对应关系。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为什么喜欢王菲

王菲的朋友、推手与粉丝

162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