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与太阳共舞

作者:苗千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48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30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苗千)


( 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 )

“我们无可避免地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尼采这样描述一个人试图认识自己真实的一面时的最大障碍。不仅人类如此,我们的行星想要真正理解自己,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所生存和依赖的地球被它的大气层所包裹,地球的表面有山川河流,还有炽热的地心,但是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地球与距离它最近的恒星——太阳之间的关系。

太阳是对于地球来说至关重要的一颗恒星。地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太阳,太阳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地球极大影响。直到20世纪,人类才认识到了在地球内部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磁体;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类才了解地球磁场的结构,不仅由地球本身决定,也会受到来自太阳的影响。为了研究太阳-地球这个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天体系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了“与星球共存计划”(Living With a Star Program)。

作为“与星球共存计划”的一部分,在2012年8月30日,两个相同的被命名为“辐射带风暴探测器”(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的辐射探测器被送上地球轨道,用来探测围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这两个探测器〔在2012年11月9日被更名为“范艾伦探测器”(Van Allen Probes)〕装备了高能粒子、等离子体、磁场和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用来详细探测地球上空辐射带的情形。两个探测器不仅被设计得非常灵敏,而且也异常坚固,因为它们需要在地球上空最危险的区域探测高能带电粒子,在这个区域内活动的高能粒子可以轻易穿透1厘米厚的铝板,会给在这个区域内工作的用于通讯和定位的卫星造成破坏,在地球轨道上工作的哈勃望远镜甚至也会受到它的影响。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对于人类来说重要又危险的区域的每一个变化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个区域的详细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作者

苗千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98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

寻找他的香港地图与往日时光

30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