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俄罗斯是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作者:宋晓军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4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4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宋晓军)


( 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 )

3月15日,中美首脑通了电话。奥巴马在电话中除祝贺中国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之外,强调了中美两国应“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而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则强调了“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由于当天国内一张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摘登的一篇文章与中国新任领导人在电话里谈到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引起了国内军事迷的热烈讨论。

3月13日,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对中国的海上封锁?》的博客文章,作者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高级研究员麦迪卡尔弗(Rory Medcalf)。3月15日,国内媒体翻译转载了此文。这篇博客实际上是对美国《战略研究》杂志之前刊登的一篇长文的质疑(长文的题目为《束缚:美国海上封锁中国的背景、行为与后果》,作者为美国军事专家肖恩·米尔斯基)。这篇在网站上长达10页的长文大致意思是,美国海军虽然有能力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但必须在具有创新性的政策设计基础上,与印度、日本、俄罗斯达成对中国实施能源、贸易封锁的默契。同时,这也取决于中国能否解释清楚其军力发展的意图并与国际社会真诚合作。而在这一点上,现在的情况很可能适得其反。虽然军事迷们对这一结论并不认可,但还是就这篇文章与“太平之洋、合作之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焦点之一就是俄罗斯。

首先是,虽然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Thomas E.Donilon)在当地时间3月11日于亚洲协会发表题为《2013年的美国与亚太地区》讲演时,在“结盟”一节中并没有提到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在未来确实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中国不能忽视美国的结盟能力,这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和金融“双危机”后,毅然决然地由尼克松政府做出了“一定战略让步”与中国结盟在太平洋方向牵制苏联一样。在讨论中,比较具体地讨论了国防支出与结盟的问题。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2013军力平衡》列出的一个中、美国防支出估计图表显示,以美国三种不同预算计划和中国国防支出的三种增速估计,中国国防支出追平美国国防支出的最近年份为2024年,最远年份为2050年。而根据美国一家研究国际期货的咨询机构(Frederick S.Pardee Center)采用上百个变量建立的模型计算,中国的国防开支应追平美国国防开支的年份约为2036年。同时,该机构还预测,到2040年全球国防开支的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即将从2010年20%的国家占有全球国防开支的80%,变为2040年80%的国家将占有全球国防开支的50%。为此美国专家建议,美国未来要更加注重与对手周边国家的结盟。事实上,这一结论已经被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加强与印度和日本等相关国家结盟的政策证实,而唯一的悬念还是俄罗斯。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

寻找他的香港地图与往日时光

30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