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证监会换主席

作者:邢海洋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4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2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又到“3·15”。这一天到来前,投资者首先想到的是规避上市公司中的黑天鹅:食品、药品等消费类股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海外股市一路高歌,道-琼斯指数连涨了10天,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已经上涨了125%,国内A股仍盘桓在10年前的位置。其实,上市公司树大招风,产品造假的潜在信誉损失远高于销售上的获利。昔日的三聚氰胺,今天的海砂盖楼,都不是上市公司的主观意愿。使股市一蹶不振十余年之久的不是产品缺陷,而是财务造假,是惩治造假的制度性失灵。如今主张严厉治市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又调离了,怎不令投资者心生寒意。

上市公司的作假,最新披露出来的创业板公司万福生科。一家米业公司,刚上市一年便被立案稽查。上市之前4年间公司累积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占利润的近九成。虚假的利润助其上市圈钱。在证监会的稽查下,万福生科不得不承认财务造假并宣告了亏损。这家导致投资者数亿元损失的企业面临着行政处罚和司法制裁。可制裁的力度,在郭树清执掌证监会,对造假惩治力度“空前”的情况下,违规者犯罪成本仍微乎其微。以刚刚结案的“史上最重处罚”绿大地财务造假为例,司法部门仅对公司处以1040万元的罚款,对参与发行的联合证券等三家机构罚没2400万元。相对于公司IPO从市场上获得的高达3.46亿元募集资金,可谓“九牛一毛”。并且,绿大地上市资格仍被保留着。郭主席任内,对造假公司的退市制定了远比以往更严厉的退市规则,如“36个月内累计三次被公开谴责”即退市,但仍留下了人为干预的空间。

IPO造假用最小的成本,带给既得利益者以最大的财富。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上市造假对投资者的掠夺变本加厉:2010年347只上市新股中业绩变脸比例为23.34%;2011年282只新股中业绩变脸比例为26.60%;2012年128只新股三季报显示的业绩变脸占比43.75%。遏制这样触目惊心的现象,郭主席痛下重拳,如将上市材料的信息披露提至发审前,发动公众监督。今年1月,证监会又启动史上最严IPO打假,只要保荐机构报送了申报文件,则无论处于发行申请的哪个阶段,只要申报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都将会被追究责任。业内估计,正是因为严厉的追溯制度,已经递交了IPO申请的800家企业或有相当一部分知难而退。当然,与海外造假的坐牢处罚相比,我们的罚款、市场禁入等惩处措施还显得过于“心慈手软”。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

寻找他的香港地图与往日时光

30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