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丽玮
2018-02-25·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14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吴丽玮)
抢房
刘进最终买了史家胡同小学的学区房,1988年的老房子,60平方米,南北通透小两居,房价350万元。从看房到交订金,全程仅两个多小时,这其中包括与另一拨看房者狭路相逢、等着老婆从管庄的家里赶来定夺、拿出自己打印的学区房攻略核实这所房子的学区划片,他甚至等不及确认房主的孩子是否真的不占用这个学区名额就拍出15万元订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刘进开始看东城区的学区房,一共看了十五六套。一开始他的可承受价位是每平方米不超过5万元,结果没看几套这个心理预期就被突破了。在那时,均价5万元以下的学区房只有两种,一种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一种是连二流都算不上的最差学区房。心理价位的抬升同样来自疯狂的买房竞争,刘进说,刚开始还处在摸索期,不知道水多深,原本有一套灯市口小学的学区房,52平方米250万元,当时没拿定主意,过了几天再去问,中介说早就卖了。去年12月,中介通知他,东直门内大街出了一套景山学校北校区的学区房,要价260万元,等他们去看房时,房主已经改口要价290万了元。和他们同时在房里的还有另外三拨看房人,房主坐地起价,最终以310万元成交。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