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巴关系:姗姗来迟的“道歉”

作者:俞力莎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50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俞力莎)


( 7月1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政党支持者高喊口号抗议重启北约供给线 )

7月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致电巴基斯坦外长希娜,讨论了去年11月北约空袭巴军队哨所致24名巴士兵死亡的事件,确定这是一起因“错误”而导致的悲剧性事件。她向巴方表示“最深切遗憾”。尽管美国仍坚持当时是巴方士兵开了第一枪,但是希拉里这个不温不火的“道歉”仍然换回了巴基斯坦同意重启北约运输线的表态。7月17日,奥巴马总统趁热打铁,任命了新的驻巴基斯坦大使,即前任美国驻阿联酋大使理查德·奥尔森。

智库美国进步中心的研究员彼得·尤尔(Peter Juul)告诉本刊:“逐渐兴起的好战主义、不断增长的极端势力、糟糕的经济增长状况、内部政治斗争、腐败等等问题,都成为巴基斯坦正面临的巨大、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华盛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无论是开发自然资源还是加强其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影响力,防止‘9·11’事件的重现,这些都建立在地区稳定的基础之上。”更现实地说,对于维持巴基斯坦稳定而言,目前经济援助至关重要。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同意今年解冻11.8亿美元的“联盟支持基金”。尤尔说:“美国国防部宣称,自2002年始已向巴基斯坦支付了88亿美元的反恐补偿金,但是2010年向巴基斯坦支付最后一笔6.33亿美元的补偿金后就再无下文了。”美国的压力也不小。美国国防部部长帕内塔坦言,经由阿富汗北部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北方运输线”效率低下、成本高,巴基斯坦运输线不开通,美国每月要增加1亿美元的开支。

然而,北约运输线的重启,反恐补偿金的解冻,这些并不表示美巴关系真正得到了修复。“相互理解和信任才是解决美巴两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政策分歧的关键,目前只能说是给双方提供了一个促进沟通的机会。”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南亚中心主任舒亚·纳瓦兹(Shuja Nawaz)告诉本刊,“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花了8个月才对巴基斯坦表示道歉?这本身就是一个表明双方互不信任的例子。”

文章作者

俞力莎

发表文章1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39人

中读内容总监,为各位中读er服务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新英国”

1908、1948、2012伦敦的三次奥运会

97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