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8-02-25·阅读时长1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72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吴琪)
( 194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英国运动员约翰·马克在温布利体育馆点燃火炬 )
让人泪流满面的奥运会
1948年7月29日,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最后,当英国代表队缓缓走进会场,一位跳水运动员发现:他身旁那个身材魁梧的摔跤手——一个身高6.4英尺的汉子“已经泪流满面,这一幕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这位巨人的心在哭泣,这正是战后的情感爆发,因为你代表了你的国家和人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伦敦此刻满目疮痍,1948年的奥运会直接见证了英国社会战后的艰难。BBC的摄制组曾从空中俯拍伦敦全景。在1940~1941年大不列颠战役中伦敦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4万多市民死亡,大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一向强硬的首相丘吉尔几次在视察废墟时落泪。这些伤痛在1948年显然还难以恢复,伦敦政府没有为奥运会兴建任何新场馆,连比赛场馆的焦渣跑道都是用英国家家都有的壁炉里的碎炭铺就的,通往场馆的路则是由德国战俘用手推车和铁铲修建起来。政府制作的大标语牌遍布全国,标语字里行间都是悲伤:“我们正面临困境。干活就有,不干就什么都没有。这是对英国人勇气的挑战。”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43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