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6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列那)
看过一本讲昆曲的书,让我对肢体语言开了窍。书里总结道,中国的戏曲(以昆曲为代表)里面所有的动作都是圆的,比如拉云手、跑圆场、兰花指等,都是向内、含蓄、收敛的,而西方舞蹈(以芭蕾为代表),四肢总是在尽力向四个方向伸展,表现的是一种挣脱和抗拒。我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西厢记》不能拍成芭蕾舞剧,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也绝不能拍成昆曲。
我不喜欢印度电影,完全是因为里面总有大段歌舞。每当剧情进展到关键环节,就停在那儿先跳上一段儿,絮絮叨叨,让人起急。《流浪者》里的拉兹偷钱包得了手,按理应该马上跑掉,可他却大摇大摆在街上跳起舞来,还把那个钱包当道具耍来耍去,生怕别人看不见。还有《大篷车》,苏丽达和莫汉在台上大唱大跳,一直在抓苏丽达的几个坏蛋就坐在台下近在咫尺,苏丽达已经发现坏蛋们了,可坏蛋们始终没认出台上跳舞的就是苏丽达。这又在把观众当傻瓜,但要按昆曲那本书里说的,倒也能解释得通。可能坏蛋们很懂舞蹈,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苏丽达会混在吉卜赛人堆里大跳肚皮舞。在他们眼里,这种穿着暴露的舞蹈是表演给下等人看的,充满了取悦与挑逗,是苏丽达那样的富家闺秀所不屑的。
一种舞蹈一种表达,这道理在中国的健身房却讲不通,颇具革命性的健身房早把世界不同门类的舞蹈都统一成一种表达了,那就是减肥。我常去的那家就张贴着这样的海报——减腰腹,练肚皮舞;减大腿,学踢踏;减全身,跳中国民族舞。当然最后是肚皮舞班最火,踊跃报名的基本都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这现象很无厘头,要知道,肚皮舞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在模仿蛇做波浪起伏的曲线摆动,它的诞生恰恰是为了让孕妇顺利分娩,说白了,应该是待产的妈妈才跳肚皮舞。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