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2-25·阅读时长2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785个字,产生4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蒲实)
( 贝赫沙赫尔雅赫凯什村村民茹黑蕾家,几家伊朗人在这里聚会。这座土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到新年都会涂抹一层新泥 )
门内的世界
黄薇的晚装店开在德黑兰帕斯达兰(Pasdaran,意为“伊斯兰革命卫队”)大街的商业中心。店面不大,服装都是她在中国的服装厂设计的。吊带、低胸、束腰、大群摆的晚礼服,色彩艳丽,坠着亮晶晶的彩珠或金属片,此外还有短小齐腰的女士小西服和半截裙。黄薇翻开她的服装设计图,这些年,她摸索着伊朗人的趣味。“开始进的素雅的或纯色的晚装,根本卖不出去。伊朗人喜欢鲜艳的花纹、细碎的花纹和星星点点的装饰。也许,只要看看他们华丽细密的波斯地毯和清真寺里色彩斑斓的细碎瓷砖,就能找到他们的审美基因。”商店角落里扔着一个模特架,穿低胸无袖黄色晚礼服。黄薇说,这本是放在橱窗里的,但风化警察刚来过,说这件裙子不合规定,就暂时拿进来了。说“暂时”,是因为当下伊斯兰圣日阿舒拉节将至。风化警察说:“等过了这风头再摆出来。”
这些服装瞬间颠覆了我对伊朗的最初印象:满街裹着头巾、把曲线深埋在一袭黑色长袍里的神秘女人。在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法规定,女人着装,须遮头发,上衣过臀,下装不露腿。男女之间,表面上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授受不亲。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酒吧、舞厅、俱乐部这些“导致腐败和堕落”的娱乐场所在伊朗被全面禁止,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把非宗教的音乐视为靡靡之音(虽然他的这个意见不是教令和法律)。在我的想象里,伊朗的夜晚,必定在严肃的寂静中早早入眠。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98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