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鸿谷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5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3月28日,在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总部,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莱维斯·布思在签约仪式后合影 )
在订好机票,准备赴瑞典就收购沃尔沃进行最后的签约仪式之际,李书福的神情越来越凝重,这种凝重带来的是吉利集团管理层的严肃。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签字。“现在想起来真觉得奇怪。”吉利集团董事安聪慧告诉本刊记者,“大家当时竟然没敢有一点喜悦。”
临上飞机前的最后一次董事会,气氛愈发凝重。李书福提交的议程是:“这个时候,我们马上就可以去瑞典签约了。但我们仍然就这次收购进行讨论,签不签这个合同,最终由这次董事会决定。”按吉利首席财务官尹大庆的回忆,大约在2002年,李书福即已透露过收购沃尔沃之心。为此准备了8年时间的李书福,完成收购在即,却如此凝重,如何理解?
吉利董事会当然选择的是票决制,稍有不同的是,平常的董事会决定以举手来表决,而这次包括李书福在内的7位董事,必须以签字的方式表决。最终的结果是7票一致通过同意收购。拿到这个结果,安聪慧解释说:“李书福很感动,表面上看,李书福很强势,但他实际上非常尊重团队。”这当然是理解李书福情绪起伏的一种因素。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收购已经完成,真实的挑战不再是收购而是收购之后将会怎样。“这次同样是吉利将身家性命全押上去了,但输了却不可能像从前所说,回家种地去,哪还有地让你种?关键不在此,对男人而言,未来能不能做好沃尔沃是个面子问题。”安聪慧最后给出的解释是:尊严。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4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