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面记录

非正面记录

作者:曾焱

2018-02-25·阅读时长8分钟

6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58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熟食小贩》(上海霞飞坊弄堂,1949年) )

在周令飞的印象中,父亲周海婴出门总是要带相机的,并且总是要把镜头盖开着,随时准备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直到他2010年病倒前,都是如此。

在80岁以前,周海婴没有想过发表照片。他这一生,几乎都是作为“鲁迅之子”的公共角色在生活,拍照于是成为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自足。他为自己而拍,近2万张照片,并未预设过阅读者。

也像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在“文革”期间,周海婴谨慎地烧掉了之前拍下的全部照片。但不知是心存侥幸还是无意中忘记,他没有将底片一并烧掉。底片被收在一个大木箱子里,堆放在北京家里,多年无人想起。2006年,周令飞回家找东西,偶然发现了父亲的大木箱。“也许是老天爷帮忙吧,近2万张底片放在北京的箱子里,一点没有变质,如果放在上海的潮湿环境里早就完了。”周海婴只是淡淡地告诉儿子,都是以前拍的,也没来得及整理。直觉中,周令飞认定这里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第二天,他开始着手为父亲做整理,先把2万来张负片全部扫描,然后在电脑上一张张过目,从里面挑了500张他认为好的影像。2008年,周令飞提出想给父亲办展览,现在他回忆,父亲当时的反应竟近于惶惑。“我父亲呢,一直在出汗,他说:我这照片能拿出来吗?”周令飞说。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43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传说中的水浒

梁山泊民间想象与演义

16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