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89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3月31日,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遭受地震后的情形,随后的福岛核电站爆炸更让这一地区笼罩在核灾难的阴影下 )
3月11日,9级强震袭击日本东海岸,地震引发的海啸随后接连袭来,沿海的福岛5个核电站毫无喘息之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6月2日出炉的福岛核事故调查报告中还原了导致事故的全过程:核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在监测到地震后即成功停堆,有自衰变余热的堆芯仍需冷却。地震破坏了电力网,核电厂无法利用厂外电源驱动冷却系统,只能依赖区内的紧急柴油发电机。仅46分钟后,海啸席卷而来。福岛第一核电厂此时陷入巨大的危机:超过14米高的巨浪跃过核电厂5.7米高的防护带,长驱直入逼进核电厂最里面的反应堆,淹没了几乎所有的紧急柴油发电机。仅剩下的一台发电机只能向第五、第六号堆芯供电,第一至四号反应堆则完全失去了控制。第一核电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急状况:能源断供,仪器仪表失灵,反应堆失控,核电厂内部和外部的通讯全部中断,世界一片漆黑。
到这时,地震发生前正在运行的3个反应堆,因自衰变余热的累积急速升温,随后,氢气泄漏导致反应炉建筑物爆炸,放射性物质持续外泄。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由最先的4级提高到7级。这意味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严重程度达到了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样的等级,属于最高级。
日本人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敬业和牺牲精神令人感动,但在这场事故的背后,概率极小的罕见天灾之外,有人为因素吗?IAEA的调查报告指出:“在3月11日的地震和海啸摧毁福岛第一核电厂设施之前,日本一直低估了可能发生的海啸对它的核电厂的潜在威胁。”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8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