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52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铁矿石谈判之初,传来的消息还是三大矿山要提价30%~35%,隔了一个春节,却开始了漫天要价,按必和必拓要求的现货定价,等于提价90%。铁矿石若按现货130~140美元/吨的到岸价交易,意味着每吨钢铁仅矿石成本就增加了约600元人民币。以我国年钢产量6.1亿吨计,仅矿石成本就增加了3600亿元。2009年中国纳入统计的68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53.88亿元,这笔利润仅是矿石成本增量的一个零头。无疑,铁矿石这一“工业原料”的原料的涨价,势必造成今年物价更大的压力。
国外矿山之所以能提出如此离谱的价格,原因是现货价格离谱。春节期间,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金属方面也多维持相对平缓的价格走势。唯有铁矿石,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节后价格陡涨,这就耐人寻味了。供应上,铁矿石并无短缺的现象,也从没有出现过智利地震之于铜矿那样的突发危机。自去年来堆放在港口上用以零售的铁矿石从来没有少过7000万吨,这是一笔足够国内钢厂消耗一个季度的数量。铁矿石价格暴涨,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操纵,这里既有投机商等待4月1日新的长协周期而惜售,更多的恐怕是三大矿山为谈判而造势的行为。
实际上,长协价谈判中,外方在现货和长协两个市场左右逢源,而其主要战略则是看到中印崛起的长期趋势,诱使买方接受市场定价。去年底,由于部分中国钢企所签的协议合同到期日为2009年底,国际矿商遂向中国买家提供了两种选择:要么在2009年长协价基础上上涨40%的价格继续购买优质矿石,要么按照目前主要的铁矿石指数随行就市定价。大部分企业自然会选择相对便宜的临时价。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