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王羲之《游目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5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3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王羲之晚年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信,唐朝收进宫廷,装成一卷,长一丈二尺,因卷首第一行有“十七日”,总名《十七帖》。这20余件书信,宋朝时已经割裂开来,各有帖名。清朝学者包世臣作过“疏证”,认为《谯周帖》是写给大将军桓温的尺牍,《逸民帖》、《瞻近帖》、《知足下帖》是写给妻弟郗愔的,还有一些是王羲之写给子侄辈的书信。按包氏的意见,王羲之那卷《十七帖》里,与周抚的书信有19帖。周抚大约年长王羲之11岁,是东晋名将周访的长子,祖籍河南,汉末迁居九江。他先后在王羲之堂伯王敦、王导麾下为将,结识王羲之,公元343年前后升任益州刺史。那时成都是氐人所建成汉政权的首都,周抚驻守地在巴东,即今天的重庆奉节县。公元347年,东晋挥兵西进,灭成汉政权,周抚才坐镇成都,直到公元365年逝世。

王羲之的尺牍多是候问感怀的内容,写给周抚的尺牍却言之有物,谈及周抚赠送蜀中特产,老人助步的“邛竹杖”、服食所需的“旃罽、胡桃二药”、果树“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的种子。王羲之还时常打探巴蜀的风物,《盐井帖》问道:“彼盐井、火井皆有不?”盐井是产盐的井,产的盐叫井盐,自古有名;火井就是现在所说的天然气井,古代多用于煮盐。左思《蜀都赋》描写道:“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王羲之对蜀中的古代建筑很感兴趣,《成都帖》说:“往在都(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见诸葛,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司马错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公元前4世纪末率军灭蜀国、巴国,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王羲之还请周抚为他摹取成都的古代壁画,《讲堂帖》说:“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王羲之知道“汉时讲堂”画有三皇、五帝,也许是周抚为了满足王羲之的好奇心告诉他的。

王羲之还多次向周抚打探西蜀的山川名胜。他在《清晏帖》中劝周抚:你那里的山川形势如此雄奇,怎么能不去游览一番呢?原句是:“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游目,随意观览瞻望的意思。这个词,战国时代屈原《离骚》里就有:“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王羲之《兰亭序》里也能见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乐,信可乐也。”王羲之知道蜀中山川形势,也来自周抚的介绍。有一件名为《游目帖》的尺牍,也是写给周抚的,他说:“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译为白话,大意是:“看到你的来信,说及巴蜀山川种种奇异景象,觉得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的记述很不完备。你那里的山川如此奇异,令我产生前去一游的兴趣,如果能够成行,我会事先告知,并请接一下,少来几人就可以了。等待这一天,真有度日如年之感。我想趁你在成都做官的时候,登岷山、峨眉山而还,这将是我一生中不朽的美事。说及此,我的心早已到你那里去了。”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保卫股市

救市的行政与市场途径

65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