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倪允琪:暴雨,仍然很难准确预报

作者:魏一平

2018-02-25·阅读时长9分钟

5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3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曾担任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倪允琪教授,从1999年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暴雨研究,并担任国家“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地震、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暴雨有什么特点?

倪允琪:暴雨本身并不是灾害,但暴雨通常会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最常见的就是洪涝灾害,这个在我国尤其明显。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洪涝一直就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暴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很短时间内集中降雨,例如1998年7月21日开始,武汉连续3天暴雨,最后统计出来的降水总量相当于1.4倍东湖的容水量。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能将如此庞大的水汽托起来,凝结成雨,然后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倒在武汉头顶上?这一直让我困惑不解,某种程度上也促成我将研究的方向转到暴雨上来。

从这种角度来说,暴雨跟地震、台风一样,都属于大自然突发性的“急性病”,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干旱则属于大自然的“慢性病”,有时可能会持续一两年时间。但相比地震,暴雨又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知道,地震发生自地下,任何监测手段要穿过固体介质探测很深的地层内发生了什么变化,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监测难,所获取的信息少,预报就更困难。暴雨相对好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雷达、探空站等多种手段进行大气监测,理论上讲其可预报能力达到几个到十几个小时,但即便如此,预报仍然很困难。虽然我们对于台风的路径预报较好,但对台风中的暴雨预报仍然较有难度。暴雨预报的难度在于对暴雨云团内发生的微物理过程知之甚少。所以,这种区别的本质就在相关信息的获取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破坏性的大地震爆发的概率较小,几十年上百年才一次,但暴雨是年年有,台风也是年年有。

文章作者

魏一平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2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保卫股市

救市的行政与市场途径

65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