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中国经济要通过多少“转折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50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4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近年来经常谈到的话题是“转折点”或者“拐点”:楼市或股市发生方向性变化时,人们讲拐点;出现民工荒了,人们也讲拐点……在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中国老百姓走向富裕的过程中,我们究竟要经历多少转折点,每个转折点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其实,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只有三个,全部通过之后,中国经济就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中国的老百姓就真正富裕了。在介绍这三个重要转折点之前,我们先来描述一下,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通常是什么样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观察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上是由传统农业经济和现代经济两个部门组成的。在前一个部门中,相对于土地等生产要素来说,劳动力十分丰富甚至是严重过剩的,所以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远远低于后一个部门。与此同时,现代经济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用很低且不变的工资水平,把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吸引出来。对于这个部门来说,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所以它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增长和扩大,完全取决于它的资本积累能力。这就构成了我们熟知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

注意,由于二元经济的特点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所以,直至这个特点消失,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几乎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不仅如此,由于资本积累成为增长的唯一瓶颈,那些有志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政府,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实现资本积累,因此,经济和社会政策常常会产生一个偏向,即保护投资者而不是劳动者。换句话说,在整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少数例外,我们难得看到收入分配明显改善的情形。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描述了这种现象: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收入分配不是得到改善,在一定时期反而倾向于恶化。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保卫股市

救市的行政与市场途径

65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