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苏伯德·古普塔的“印度性”

作者:曾焱

2018-02-24·阅读时长4分钟

4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10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古普塔的新作《城市容量》。作品获邀参展9月19日开幕的“2012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

听说我们要去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看展览,苏伯德·古普塔(Subodh Gupta)很有兴趣地加入进来,跟着我们挤上了出租车。在“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邀请的18位参展艺术家里,若以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价格排行论,他是身价最高的一位,却全无所谓明星艺术家的做派,衣着普通,身边不见助手,每天搭乘会议大巴出入。

他的大型装置《城市容量》(Ray)被安放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里最醒目的位置。依旧是他的标志性创作:整个装置以无数亮闪闪的不锈钢器皿粘砌而成,由半空中悬置的一个巨大的牛奶桶,将一堆锅碗瓢盆倾泻于草地上。造型极富美感,却又因了不平衡的悬置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空间张力。古普塔本人并未参与作品的现场制作,开展当天也是第一次看到完成品。“作品高6米,用了3000多件不锈钢器皿。”他向我们介绍,看起来很满意作品此刻呈现出来的视效。

成名后,古普塔被一些西方艺术评论人比作“印度的达明安·赫斯特”,因为在他被西方画廊发掘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英国当代艺术“YBN”一代如日中天的时候,达明安·赫斯特尤其红得发紫。对这一评价,古普塔的反应在意料之中。他说:“我从来不想和达明安·赫斯特比较,我只想做我自己。”——对于一个艺术名利场的后进者,这大概是唯一得体的标准答案。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2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寻找中国之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

145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