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创业板的回归

作者:谢九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4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3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曾经高高在上的创业板终于开始向基本面回归。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创业板大跌26%,远远超过同期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2%左右的跌幅,这也是创业板成立以来的最大跌幅。

由于投资者不再盲目追捧,创业板的融资能力也随之下降,过去大额超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如今甚至出现了融资不足的现象。6月29日申购的创业板新股东宝生物,发行价仅为9元,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第一只发行价低于10元的股票;仅仅在7个月以前,汤臣倍健(300146)还曾经创下创业板110元的最高发行价。东宝生物这家生产明胶产品的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1.84亿元,按照现在9元的发行价,实际募集资金只有1.71亿元,也由此成为创业板首只募资不足的公司。从大额超募到募资不足,或许可以视为创业板回归理性的分水岭。

创业板的“三高”问题——高股价、高市盈率和高募资一直以来备受指责,在经过了过去半年的大幅下跌之后,“三高”症状终于有所缓解。从市盈率来看,目前创业板的市盈率已经跌至43倍左右。2009年,创业板最高市盈率一度高达128倍,与历史最高水平相比,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挤掉了2/3的泡沫。如果与中小板36倍的市盈率相比,只有不到20%的溢价,而与上证指数16倍的市盈率相比,溢价水平依然很高,接近170%。如果参照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约为15倍,纳斯达克的市盈率约为25倍,溢价幅度67%。从发行市盈率来看,创业板IPO平均发行市盈率在2010年底曾经接近100倍,而至今已降至27.2倍。去年12月招股的新研股份(300159)的发行市盈率曾经创下了150倍的最高纪录,而今年6月上市的美晨科技(300237)的发行市盈率只有18倍,成为创业板有史以来的最低发行市盈率。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713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郭美美戳破了什么

红十字会危机与艰难的信用重建

80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