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华侨城昆明阳宗海度假区的实践

作者:葛维樱

2018-02-24·阅读时长7分钟

87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52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华侨城昆明阳宗海度假区实景图 )

6年前我第一次坐6个小时颠簸小面包车穿越林海到这里来,那一眼能望穿湖底的淡蓝水,已经完全看不到了。湖边漂亮的堤坝全都填成半岛,好地段成了临水高级酒店的封闭区,杨二车那姆不再是摇船小哥的噱头,而有了一个山头的博物馆。民居客栈开得满满当当,价格从几十元涨到了两三百元。到处都是新建的乱糟糟的木质的大屋顶,急着起屋子的当地人只想把房子出租,移居别处。这种一窝蜂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当风景变成了旅游资源,资源的占有者和享有者们就开始了拉锯。

云南本地人已经退出了这些热点。这也成了很多地产专题探讨的题目,旅游不是侵占本土文化。度假的人满足于各种和全国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私家车占满街道,一入夜,你希望的星星完全看不到,一街的烧烤烟尘。“来半只乳猪!”游人为了度假而度假,以旺盛的消费欲望而享受低廉的服务和感受,似乎连挑剔也忘记了。当度假变成中国中产阶级的固定支出项目和生活方式,城市生活品质复制到度假区,特别是云南目前条件下的大部分地方,都还是奢望。度假已经成为中国人支出的大项,包括高端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古镇、湖泊不再是闲适的同义词,城市人用自己在城市建立的财富到大理去拥抱自然,然而真正的自然的价值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因为这些急功近利的低级开发而价值贬低。

根据统计,中国本土大多数文化旅游开发都结合地产发展,且地产成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过2012年的调整震荡,进入2013年,新型城镇化为旅游地产带来了契机,而得天独厚的云南,乃至西南都成为重点开发区域。并非在旅游目的地建个地产就是旅游地产,甚至也不是旅游(一种生活形态)和地产(一种开发形态)的简单复合。首先旅游地产要有得游,旅游的范畴可以是生态自然风光的、人文历史风情的,以及产业创造交流的。地产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的目的,并且丰富旅游的内涵,也提供可承载旅游行为的空间和场所。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真正的旅游地产不是以销售物业为目的。根据相关行业报告显示,旅游地产的旅游化趋势更加明显,运营和后期持续的开发和运作成为成败的关键。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怎样诗意居住

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和他们的房子

148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