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岑嵘
我5岁那年,病危的外公正在做人世间最后的弥留。家人因为外公平素宠爱我,让我到屋里说几句宽心的话,我走到外公身边,好奇地问:“外公,你是不是就要死了?”外公喘着粗气使劲点点头,然后说了他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梁上挂的篮子里还有水果,拿给他吃。”
长大后因为这件事我一直很内疚。外公最后想交代的一定不是这个,或许他还会拿出一把筷子让我的五个舅舅折,或者他还想高度概括一下自己的人生经验,可惜都被我这不懂事的家伙打断了。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都会有这天,并且希望把这话说得体面,让后人能记得,可是这件事往往是无法准备的。我的伯父是个俄语专家,既在外交部当过翻译,也曾下放农村教过书,可以说一生波澜起伏。退休后有天中风被送进了医院,他的老朋友来看他,问他还认得出吗,他一笑说:“老李啊,你还真以为我得了什么大病了,我怎么会认不出你。”说完就再也没有醒来。这让我想起《美国往事》里主人公的小伙伴在中枪那一刻说的:“我只是滑倒了。”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