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入 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2分钟

42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2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梭罗生活在大森林里,终日打交道的是土拨鼠和野鸭。他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我就像人类文化优势的拥有者那样处世。现在刚从与人们的交往中出来,进入树林变得自由自在,成为自然中唯一的人,行走和沉思都达到别的人、人的习俗和体制所达不到的广阔范围。”我从中听出来的意思是:热爱大自然是一个标签,可用于区分人的思想的阶层。

阶层的概念多用于社会学。美国有一个“富翁充电组织”。他们不邀请任何老师教授投资理论课,相互之间也不会讨论投资问题。他们将俱乐部建成了一个“销售禁区”,不谈生意。谈什么呢?谈金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多少金钱算是财富太多,握有巨额财富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出有责任心、有思想的子女。入会标准是个人财富在1000万美元以上,以及有创业精神和不同世界观。我当然有与别人不同的世界观,也有那么一点创业精神,但我听不懂他们谈论的主题,因为我的个人财富不足5万美元。

有一天,第欧根尼在洗扁豆准备做汤时,被路过的阿里斯提普看见了。阿里斯提普凭借向国王献媚过上了舒适生活,他因此嘲笑起做家务的第欧根尼:“如果你学会了奉承国王,就不需要做扁豆汤了。”第欧根尼反唇相讥:“如果你学会了做诸如扁豆这样的食物,你就不必去讨好国王了。”从这件哲学家的轶闻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哲学家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是分层的;二、人在不同的阶层思维不一样,甚至相互对立。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美:从破冰到建交

13位当事人亲历细节

7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