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生态制造

作者:陈晓

2018-02-24·阅读时长2分钟

41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5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2年,提供大量日常用品,也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化工业成为中国城市的公敌。这个代表着中国制造业进入更高阶段的产业,已经对人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居民愿意和它做邻居。对有“世界工厂”称号的中国,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城市的不速之客。

早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又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频频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

“十八大”报告中更是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长期致力于国际环保的专家、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评论这一突破性的政府表述,认为“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理念包含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很多东西,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将为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陈晓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88人

社会调查、徒步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国

2020小康目标的15个关键词

10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