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八大山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5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0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八大山人草书《月仪帖》(77岁) )

八大山人是清初“四画僧”之一,擅长山水花鸟竹木,笔墨简练、构图奇险,白眼的鱼,缩脖的鸟,使人过目难忘。八大在当时不是引人注意的大画家,身后却颇受推崇。论书法风格和造诣,八大在渐江、髡残、石涛三位画僧之上,也远远超出清朝其他兼善书法的画家。

八大是朱元璋第17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属南昌弋阳王一支,祖父朱多精通书画篆刻,父亲擅长绘画。对比朱多与八大的形迹,王方宇先生认为他深受祖父的影响。八大的本名扑朔迷离,清朝康熙年间曹茂先《绎堂杂识》、张庚《国朝画征录》都说八大名“耷”,大耳朵的意思。启功先生说,“耷”与八大署名“驴”相关,而“耷”是“驴”的俗字,后人认为“驴”不雅,换成“耷”字。古人取大名,避俗趋雅,即使名耷,也只能是乳名。朱元璋之子朱棣(明成祖)之后,明朝宗室皆取双名,前一字表辈分,后一字是本名。汪世清先生曾经排比朱棣、朱权兄弟两支的世系,以及命名后一个字的规则——依次选用木、火、土、金、水为偏旁的字,结论是,八大属“统”字辈,与朱棣一支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兄弟行,八大本名最后一个字应该是“金”字旁的某字,但还不能确定是哪个字。

八大长期隐姓埋名,以致本名湮没无闻。1645年,清军进入南昌,朱氏家族躲避清兵的杀戮,纷纷逃离南昌,20岁的八大“弃家”逃往南昌以西的奉新县山中。23岁逃禅,削发“现比丘身”,此后不再用本名。28岁到进贤灯社皈依弘敏门下,列于禅门曹洞宗,法名“传綮”,号“刃庵”。他47岁以后做了8年的云游僧。55岁时,他对宗教和处境感到彻底失望,发疯癫病,撕裂僧衣而且焚之,回到南昌,还俗娶妻,别名“驴”。59岁改用“八大山人”署名,直到逝世。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让利于民与经济振兴

2009两会特别关注 减税、消费补贴、社会保障

60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