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张学良和徐悲鸿

作者:曾焱

2018-02-24·阅读时长5分钟

41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1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徐悲鸿的《立马》,1942年画赠张学良。估价80万~120万港元 )

徐悲鸿最爱写马,这类题材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收藏量都不小,海内外的近现代中国书画拍卖会上也几乎场场都看得到一两张,仿佛是惯例。香港苏富比2009年春季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分也将有一幅徐悲鸿的《立马》,但因了出处不一般,还是显出它的吸引力来——1994年在台北举行过一场轰动收藏界的张学良“定远斋藏中国书画”拍卖,《立马》也在旧藏之中。目前所知这是徐悲鸿题赠张学良的唯一一幅画作。

“徐张之交如何,很难找到文字方面的记载。我们也翻阅过大量资料,至今没有发现徐悲鸿送给张学良的第二张画。徐悲鸿在《立马》这幅画上题赠的诗句,对照当时张学良的经历背景来看是很有意味的。中国书画好玩的地方不只在于画面本身,背后那些故事,和历史、文化背景交集在一起,也是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和研究的东西。”香港苏富比近现代书画专家张超群先生告诉我,《立马》是画于抗战期间的1942年底,其时徐悲鸿居贵阳,正准备动身去桂林。少帅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已经失去人身自由6年,被蒋介石禁闭在贵州桐梓。徐悲鸿用立马形态赠张学良,形格势禁之下又似蓄势待发,寄喻都在画中。款识中他摘录了杜少陵《秦州杂诗二十首》中的两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落“汉卿先生教之。壬午岁尽。悲鸿贵阳客中写少陵诗”。张超群说,从所选题材、题赠的诗句都可以了解,徐悲鸿对张学良彼时心境体谅颇深。

这幅画通过什么途径送到了张学良手中?赠画人和受画人日后都没有留下相关的言语或文字记述。从此画后来的经历看,张学良对它应该是珍重爱惜的。蒋介石幽闭张学良多年,虽然“管束”严厉,但一直允许他把早年收藏的一些珍贵古籍和古代书画带在身边,辗转西安、北平、奉化、重庆、湖南、贵州等地,1947年后又随他去往台湾。1942年徐悲鸿画赠的《立马》,战乱迁移中未离张学良左右,并和那批古籍书画一起到了台北。1994年4月苏富比在台北新光美术馆拍卖“定远斋藏中国书画”,207件拍品,里面古代书画居多,只有极小部分近代书画,张超群记得:“同时代画家送他画作的,除了旅居海外的张大千,留在内地的只有徐悲鸿和林风眠两人。”那两幅林风眠水墨,张超群说他个人觉得依据落款时间应是画家1989年在台北筹办个展时才送给张学良的,属于晚年新藏。徐悲鸿的《立马》却不一样,寥寥笔墨陪伴张学良半个世纪,也算是大历史中一笔细微的旁注。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让利于民与经济振兴

2009两会特别关注 减税、消费补贴、社会保障

60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