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6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春节后,股市萎靡,期货市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贵金属、贱金属和能源还在其次。农产品却是上涨主力,美国小麦、大豆和玉米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国内,表现最为强劲的是白糖,郑交所白糖节后即跳空上涨,短短一周,主力合约已从不足4000元/吨涨到最高4750元/吨,接近20%的涨幅足以使多头获得两倍的盈利。
南方的冰灾是这次甘蔗上涨的导火索。冻灾对主产区广西甘蔗生产有着严重影响,大量的甘蔗被冻死。不过直到行情演绎到白热化,损失的数据仍没有出来。一贯炒朦胧题材的“浙江帮”也正是趁着投资者对冰灾的直观感受发动了攻势。郑交所公布的持仓排名上,买仓数排名前10名的机构中来自浙江的期货公司占了4席。与“浙江帮”对峙的则是中粮期货、国际期货等现货交易商,也就是说,部分生产商愿以现在的高价出手。但也有生产商被如此凌厉的升浪改变了看法,市场上弥漫着看多的声音。
对白糖的井喷式上涨,有人形容为报复性上涨。农产品大涨的格局下,唯有白糖最“沉得住气”,去年的两次小规模“井喷”都被现货商的耐心压制下去,市场始终没有走出3600~4300元/吨的震荡格局。以至于曾有人调侃“白糖都比豆粕便宜,可以买白糖喂猪了”。白糖没法做饲料,和豆粕没有替代性,但可以替代汽油,给交通工具做“粮食”,正是这个原因,在市场第一大甘蔗产地巴西,原糖产量中将有近60%用于生产工业乙醇。即使油价下降到每桶35~40美元,乙醇生产商仍然能够赚钱。此时,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追随石油而步入大牛市,和汽油有着如此直接的替代性却不追随石油涨价,令人心生疑窦。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