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42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黄金涨到900美元/盎司,多空双方随之进入了僵持状态。期间两条消息,均被双方大肆渲染,其一是1月初南非金矿因停电停产,其二是2月中印度传来了进口骤减的消息。可见主导黄金价格的仍是实物金的供需曲线,供给不足引起价格上涨,但价格高了,超过世界第一大消费国的购买力,金价便需等待消费者的收入跟上上涨的步伐了。
印度是世界上民间藏金最多的国家,藏金超过万吨,远高于任何一家中央银行的储备量。2007年,印度消费黄金774吨,比上一年上涨6%,其中首饰用金558吨,披金戴银的民族传统主导着黄金需求。但在金价急涨的第四季度,当国际金价从第三季度的660美元/盎司上涨到800美元/盎司的时候,印度的黄金消费还是大幅度下降了,相对2006年的第四季度,消费量下降了64%。今年1月,黄金升到900美元/盎司,印度黄金进口量干脆从2007年1月的62吨下降到5吨。按当地人的描述,需求几乎为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774吨的需求占到3547吨的全球总消费的22%,一旦这样大比例的需求突然消失,对金价的打击不言而喻。
超过20%的需求“釜底抽薪”,而黄金的价位居然能在历史最高点上盘桓,其背后则是需求中的中国因素。2007年,我国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国,达325吨,消费增幅世界第一,达到26%。即使在金价暴涨的第四季度,消费量仍增长了20%。按世界银行2007年人均GDP的统计,我国人均2460美元,印度人均965美元,是我国的39%。收入赶不上金价的上涨速度造成了印度消费的萎缩,而以我国的人均收入,则可以从容面对800美元/盎司的价格。不过,当金价涨得过高,就需考虑我国增长的需求是否“独木难支”,因为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总体需求同比减少了20%。黄金是奢侈品,金价的变动实际上也带有奢侈品的特征,和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正相关。从中也不难推理,金价已经很难恢复到五六百美元的“低价”,因为一旦便宜到如此程度,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将同时释放,而供给显然难以应对突增的需求。金价是否能在目前的价位上继续保持升势,则需看我国的增量是否能抵消全球的减量。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