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2-24·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21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常州宾馆近园里的 “西野草堂”,1980 年刘海粟和杨守玉在这里见了最后一面 )
到常州采访留青竹刻时,朋友提到当地还有一大传统工艺“乱针绣”,由此说起“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和大画家刘海粟的故事,差不多就是《红楼梦》中的宝黛翻版:一起长大的表兄妹,少年时便互有情意,约定非对方不娶不嫁,最终因家长判八字不合被拆散。刘海粟被父亲逼婚迎娶他人,16岁出走上海创办图画学校,一生行美术教育。杨守玉原名瘦玉,经历这番变故后改了名,表明心意要一生守候没有实现的爱情。刘海粟有过4次婚姻,她却真的终身未嫁,倾情于绣技,20年代末创出“乱针绣”,成为一代刺绣大师。
从“乱针绣”作品里其实看得到对油画技法的呼应,所以它在中国几大名绣中显得非常特别。传统中国针绣都是“密接其针,排比其线”,杨守玉却是以针代笔,将西画的用笔和用色原理融入刺绣技法,用错乱的针、粗细长短不同的色线,从不同方向多遍刺绣,平面绣品变得很有立体感,最适合用来表现油画和摄影作品。20世纪40年代杨守玉绣过一幅《罗斯福绣像》,在抗战胜利后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现收藏在美国国家美术馆。创“乱针绣”恐怕是杨守玉情深之至的结果,她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刘海粟当年推西画教学。刘海粟在上海用人体模特被舆论围攻,在常州的杨守玉便绣出两幅女人体作品——《少女与鹅》和《出浴》,那个年代,一单身女子这样做需要莫大的勇气。
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里,杨守玉的传人设了一间“乱针绣馆”,像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对两位大师做一种成全。真实的结局没有这么多暖意。1980年底刘海粟回老家常州探访,将杨守玉请去见了最后一面,也是他们分别70年后的第一次见面。这之后刘海粟几次在公开场合谈论他和表妹年少时候的这段情缘,1981年去香港办画展,请人写了《刘海粟谈他的初恋》,发表在当年1月11日《明报周刊》上。杨守玉将这份爱情沉默守护了一生,这次见面后她神智大变,每天四处游走,恍惚自语。1981年2月12日,杨守玉在拒绝进食中结束了自己清白孤绝的人生。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2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