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鸿谷
2018-02-24·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59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追求菜品创新是顶端餐饮企业致胜的不二法宝
)
2007年5月16日,北京奥组委与美国爱玛客服务公司(Aramark)、北京首旅集团签署《运动员村、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餐饮服务合同》。在包括奥运会与残奥会的60天“赛季”里,这两家公司将为上述27万人提供餐饮服务。
这不是一条被广泛关注的消息,同样未被注意的是,这两家奥运餐饮主承包商,皆非专业餐饮公司。创立于1936年的爱玛客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是“为医疗、工商业、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项目和餐饮服务”,更准确的定义是,“提升客户在非核心业务上的管理和服务品质”。中国烹饪协会专业人士介绍说,“他们更类似我们定义的后勤保障部门”。
并非专业餐饮公司的爱玛客,在专业人士的结构性思考里,仍以一种数字方式与中国餐饮业发生了联系,“(爱玛客)2006年销售额为116亿美元,与同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总营业额(832.12亿人民币)相当”。这一年中国餐饮排名前100位企业,其营业额为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8.05%。虽如此,却已是近6年来第二个高位数值,除去2003年(8.7%),其余年份这一数据均在8%以下。服务业研究者惯常用来对比的数据是:美国排名前50位的餐饮企业营业额即占全部营业额的20%。中国餐饮企业的规模问题,成为结构性问题的核心。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4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