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2-24·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554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朴树 )
朴树退学唱歌那一年,正值校园民谣流行。他没有赶上那一波校园民谣热,但是在1999年发行第一张专辑《我去2000年》时补上了校园民谣这一课。这张略带一丝忧郁的专辑让他赢得了不少歌迷。2004年的《生如夏花》确立了他后校园民谣歌手的地位。随后,朴树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直到去年,朴树与戴佩妮在上海举办“树与花”演唱会,才正式回归。
过去,朴树很少面对媒体,他不善言语,接受采访时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次北京的“树与花”演唱会,朴树出人意料地开始面对媒体,虽说在表达上和那些八面玲珑的艺人相比还差得很远,但是能看得出他很想真诚地与人交流,想说出内心曾经的苦闷。这对一个从上高中就患有抑郁症,甚至需要靠药物来治疗的人来说,能把自己放松下来,已经实属不易,说明朴树开始勇于面对自我了。
朴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北大教授。从小他就在一个四周都是围墙的环境里长大,这种“自然环境”成了朴树生活的保护屏障,同时,家庭的呵护又让朴树的生活中多了一道围墙,这让少年的朴树有一种安全感。但是这样的环境也让朴树从来没有意识到长大后要面对、接受一种没有围墙的生活环境,面对随时失衡的生活,并且要自己处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随着他长大,逐步离开了那些保护他的“围墙”,他才意识到,一切和过去都不一样了。朴树说:“我觉得可能我从小被保护得太好了,我从小在北大长大,四周都是围墙,流氓进不来。就连大学退学了,我都没有意识到原来人还要自己出去挣钱,我不知道还有挣钱这一回事。每天在家里特别坦然,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想玩了就出去玩,没烟抽了就抽我哥或哥儿们的,我就没有那种意识。可能好多东西来得晚。”
发表文章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