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导演蒋雯丽

作者:李东然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4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5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我们天上见》剧照 )

蒋雯丽向来喜欢写作,但既不集结成书,也不零星发表,甚至对互联网都敬而远之,“只求自我愉悦”。但是这次的剧本写得很是郑重,离开北京,在西湖边租下了一间屋子,凭窗望去就是多姿的湖畔美景。时值秋日,湖上已有几分肃杀,可心里满满的怀念,落笔就是清明,写到兴致所至,人物便活灵活现地在耳边说起话来。

“写这个剧本太享受了,我都能忘了是自己在敲键盘,我也说不清楚为何人到中年,那段和姥爷在一起的生活,留在我心里的印象不仅越来越清晰,甚至越来越沉重。我是从小跟着姥爷长大的,他去世的时候我刚好12岁,那一天,心里的一个声音告诉我,童年结束了,或者正是自我割断的童年,需要机会续写完整。人们常说,大部分中国人缺乏信仰,但是我觉得中国人有很独特的信仰,每年清明大家都会去祭祖先,隐隐觉得祖先是自己的信仰。这么多年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很多时候,遇到了危险或者过不去的坎坷,心里就对我自己说,姥爷在天上保佑我。”

2005年剧本定稿,蒋雯丽觉得已经是心事的了结,故事里80%都是自己真实的童年过往,没想到的是,一个很私人的剧本竟然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后来我想想,可能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说自己的事儿真诚,这个基础让故事显得动人。我试图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回望那个时代,确实,现在的物质条件比上世纪70年代好得多,但是究竟幸福多少我不确定。我儿子常吵着去饭馆里吃饭,我告诉他,你妈妈长大到了20岁还没有去过饭馆。但我想想,就觉得还是自己幸福,小时候我可以端个碗就去邻居家里,虽然大家都很清贫,没什么好东西,甚至每个人的食物都有限,但是没人拒绝我。现在到一个地方住上3年,很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剧本里有很多东西是我的怀念,一方面是我对姥爷的思念,另一方面是我想唤起一些眼下生活里缺失的东西,比如,简单的快乐、温暖的人情。”

文章作者

李东然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财富,不可承受之重

北京大兴弑亲案的村庄调查

7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