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潇
2018-02-23·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1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佩戴雷朋眼镜的玛丽莲·梦露 )
眼镜的历史就像是人类精神发展史的一个注脚:“哲学家、修道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使用显微镜的技术人员……在这个小小物件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开始,眼镜是作为功能性物件出现的——唯有那些需要器具辅助阅读的人才需要它。而实际上,在早期,除了在修道院里抄写手抄本的修士,真正需要它的人少之又少,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不多,可以阅读的材料也极为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眼镜的态度是调侃式的,就像脱口秀主持人常说的那样:“你进了学校,你获得了硕士学位,你学习了莎士比亚,最后,你因为塑料眼镜而出了名。”
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眼镜都被描述为“不时髦”的。在女性那里,它扮演着“魅力杀手”的角色。多萝西·帕克1926年在《新物件》里写下的句子,今天依然广为流传:“男人极少向戴眼镜的女孩调情。”在早期,人们看到一个戴眼镜的人,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可能是一个老年人,或一个视力欠佳的病人,要么就是牧师或从事与宗教相关工作的人——这些人在假日的最大消遣是读书,这让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眼镜。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眼镜被国家健康服务机构描述为“医疗设备”,一个四体康健的人,将医疗设备穿在身上,这显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在美国媒体的笔下,华尔街退休人士的标准形象是这样的:“黑色切斯菲尔德外套、无边框眼镜和一本打开到讣告页的《时代》周刊。”一幅暮气重重的景象。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戴眼镜的人会被认为是充满气概、富于风格,那就是军事领域。上世纪30年代,随着新式飞机的出现,飞行员飞得愈来愈高、越来越远,也因此而饱受因太阳眩光导致的头痛和高空病之苦。1937年,雷朋为美国空军推出了一款绿色镜片的眼镜,既能防止眩光又能保持清晰的视野,这就是最早的飞行员眼镜(Aviator)。紧跟在飞行员之后,为“戴眼镜的人”带来新形象的是户外运动者。1938年,雷朋针对这些人推出了Ray-Ban Shooter,配置绿色与浅黄色的Kalichrome镜片,可过滤蓝光,最大限度减少雾气,十分适合在有雾的环境中佩戴。而眼镜间的“烟嘴”中圈设计,则是为狩猎者释放双手而做的设计。眼镜也自此与时髦扯上了关系。
发表文章1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3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