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8-02-2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7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美国B-52轰炸机 )
11月28日,围绕中国战机在刚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我连续做了4场电视节目。按照以往媒体炒作“热点”的规律,一个涉及中国军事的国际“热点”被炒作长达一周后,一定会衍生出从不同角度看此“热点”的版本。其间因为我在CCTV中文国际台强调了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与“三中全会”之间的联系,第二天我在网上与一些军事迷再聊到这个话题时,最终却谈到了当下在国际主流媒体上的另一热点——伊朗核问题。
话题是从上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中我的那篇《“摊牌”的时刻快到了吗?》专栏引起的。由于那篇文章中暗示,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最终影响的是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摊牌”,所以我就按照我文章的意思,按时间节点列出了一个简洁的路线图——2005年1月,美日“2+2”会议将台湾地区纳入“周边事态”;同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同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拿出一个中国是美国的“利益攸关方”的说法给予了回应,中国没有正式回应。2013年6月,中国最高领导人向执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总统安全事务顾问正式提出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但这次美国政府没有正式回应。2013年11月,中国在“三中全会”上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后,正式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国务卿在声称“中国要改变现状”和国防部长声称“美军事行动不受限”后,派出两架B-52“闯区”;随后日本、韩国军机接连“闯区”,中国空军派出军机在区内巡逻,并称对“闯区”的国外战机进行了识别、监控。接着,美国政府建议其商业航空公司服从中方识别区规定,但表示仍不承认中国设立的防空识别区。接下来,就等着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最后我设问:防空识别区是“三中全会”后推进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措施吗?拜登会怎么回应呢?
说到这儿,一位军事迷就接着说,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2年8月发布的《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力量态势》的报告显示,在中国周边一共有5个“安全局势紧张点”,其中东边有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边有南中国海,西边有印度和印巴边境。虽然这次防空识别区涉及东边的两个点,而且美国也做了反应,但南边和西边的点也许更重要,否则美国和日本就不会一边在东边整合力量采取“硬守势”,而在南边和西边采取“软攻势”。因此,现在仅靠在东边建立一个防空识别区,就能化解美日针对台湾的“硬守势”,还为时过早。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用力点”,还应该是西部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用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种貌似“硬攻势”的措施,只是针对眼下日本利用钓鱼岛闹事的一个手段,并没有借此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摊牌”的意思。所以,美国副总统来,恐怕也不会就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做出实质性回应的。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