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吕永中的半木实践

作者:黑麦

2018-02-23·阅读时长4分钟

44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4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吕永中的“半木实践”是从2004年左右开始的。那阵子,尚在同济大学执教建筑室内空间的吕永中在上海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房子装修完,永中迟迟不去买家具。“可能设计师在购买设计类产品的时候都比较挑剔吧。”最终,永中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家具。那一阵,吕永中喜欢摄影,没事儿总往徽州跑,在那里,他拍摄到了徽派建筑。在“徽州古建三绝”的民居、祠堂和牌坊中,找到了一种可以被形容成“堂堂正正”的尺度——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的韵律美,且建筑本身的古朴蕴藏着一种变幻,马头墙、小青瓦、石雕、木雕、砖雕使整体建筑显得堂皇。

不久,吕永忠设计出了他的第一套作品——行走系列,并将它们安置在新房内。曾有人将他的第一件作品,“行走的桌子”描述为“一座微型的木结构房子”,中间一整根横梁和4块肋板支撑起沉重的玻璃台面,4条倾斜的桌腿相当于房屋的柱子,全部用榫卯结构完成。“‘行走系列’的灵感与徽州有关,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将中国古建筑中的元素带入到家具设计中。”吕永中说,“建筑和家具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利用自己设计的家具及客厅近乎两层的标高,吕永中将家变成了“带花园的小楼”,“篆书”系列的沙发和茶几围绕着一棵3米高的香樟树,在吕永中看来,这个以假乱真的院子有着强烈的生长性。

在吕永中的展览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幅草图,吕永中所绘的是一座漂浮在水面的“船屋”,这个灵感来自安徽大别山天堂湖的某次度假,在他看来,船屋的设计可以让居住的人有一种“空谷幽兰”式的隐居冥想。“不过,我现在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这个设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住到里面去。”吕永中说,“在船屋尚未落户之前,我先把它的设计变成‘片舟桌’,‘片舟’的桌板是中间厚、两边薄的抛物面,波浪起伏的钢板像张开的铁弓一般支撑着整个桌体,弓有张力,厚薄不一的面板同样产生出一种呼应。”吕永中说,“片舟”既可以做长凳,又可以做茶几,以胡桃木和不锈钢制作,它能引发人们产生安静、漂浮和一触即发这三种从极静到爆发的想象。

文章作者

黑麦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334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从“众口纷纭”到“众目睽睽”

我们的2012

109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