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陈铁龙:从“十三花”到“大秦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3·阅读时长9分钟

63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6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骊山·十三花”的经营者陈铁龙 )

见到陈铁龙正是晚饭时分,他的手机不时会响起来。其中一些是熟客,请他当晚代为在“骊山·十三花”安排合适的窑洞待客。11月末,陕西开始进入旅游淡季,“骊山·十三花”的客流量相对少了些,相比于外地游客,本地食客的数量占了更大比重。这也符合陈铁龙对自己餐饮客户群的定位:“各级领导、度假区游客和社区居民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骊山·十三花’没有任何门槛,各级领导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地方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游客可以在这里吃出健康,社区居民哪家来客人了,想吃点有特色的,同样可以到咱们这里来。”

能够涵括三类客户群,这和“骊山·十三花”开设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关系。“骊山·十三花”建在骊山新家园正门西侧的窑洞广场上,这个窑洞广场正是度假区专门针对社区居民餐饮、商业和日常生活的不同需求设计的一个商圈组团。临潼当地村民办红白喜事,往往是在自家院子或门口平地上支两个火炉,两口大锅、四个厨师足以炒出应付几十桌的流水席面。“搬进新家园,乡亲们都上楼了,到时候如果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没有地方办啊。”在入住新家园前,这种顾虑在新居民们中间普遍存在。

窑洞广场商圈的规划是在今年2月初出炉的。商圈A、B区为骊山驿馆A、B座,一层被设计为商业区,这里可以提供银行柜员机、药店、美容美发等贴近社区服务类的商户业态,楼上诸层则设计为接待游客住宿的家庭式旅馆。窑洞广场D座南侧三组27口窑洞呈“八”字形排列,半合围广场,规划为本地招牌小吃的餐饮大集合,两组18口窑洞内设红白喜事接待用房。另一组9口窑洞规划为新居民地方特色小厨房,经营新居民的日常餐饮食品。广场北侧还有戏台,并配有广场专用停车场,即可支持社区居民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可以支撑民俗“红白喜事”活动。“骊山·十三花”在C区,这是个由4组窑洞组成的院落群,每组院落有4门8个窑洞。其中2~4号院落就是由陈铁龙的溪源山庄投资经营的餐饮品牌“骊山·十三花”。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政府与市场

西安临潼绿色城乡统筹模式调查

10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