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一杯好普洱的标准

作者:杨璐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140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74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茶饼成型车间 )

一杯陈醇的普洱茶里,蕴含的是一段民族振兴的历史。1938年,为了中国茶叶不长期落于人后,也为了生产更多茶叶换取外汇,让国家购买更多物资以应对已然弥漫在中国大地上的战火,远在法国巴黎留学的江苏常熟人范和钧临危受命,携妻带女,来到荒蛮的边地佛海,在1940年创办了佛海实验茶厂,开启了西双版纳地区茶叶生产的现代历程,它在5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生饼“侨销圆茶”至今是老茶市场追捧的经典。而70年代,勐海茶厂试验成功的现代普洱茶人工发酵陈化技术,让普洱茶以熟茶的形式进入到更广阔的市场,对普洱茶的传播和推广直到今天仍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此穷乡僻壤、瘴疠之区,通过一代代茶人的不懈努力,薪火相传,开创出普洱茶业的一片崭新天地。

2000年后,普洱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4年,勐海茶厂也随之进行了改制,在7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专注于普洱茶的标准制定,并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发酵的天时与地利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茶之道

茶话、茶事与老茶

19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