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实
2018-02-23·阅读时长2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129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19年2月13日,一名从“一战”战场归来的士兵第一次见到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
新强国崛起
“一战”的第三个冬天到来时,英国财政部一直预测会出现的财政危机终于露相。这时,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战争已经完全依赖于美国。协约国内部的金融体制,都有赖于英国向美国借贷美元以支付战费的能力。1916年10月,英国外交部成立跨部门委员会,研究这个形势。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财政部的代表,他详细分析了英国对美国日益依赖的后果。他估计,在未来6个月里,英国每个月将要在美国花掉2.5亿美元,而其中的2亿美元必须从美国借贷。时任财政大臣麦金纳圈阅:“如果目前的形势继续下去,我可以斗胆说,在明年6月或者之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能够,如果他希望的话,向我们强加任何条件。”英国开始依赖美国的现实,促使内阁重新审视英国的战争目标。与此同时,兰斯道恩勋爵在1916年11月写出一份备忘录,要求立即开始和平谈判。
在美国,除了德裔银行家如保罗·沃伯格这些人外,大多数金融家都亲协约国,财政部亦然。自1914年底,摩根银行就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做了安排:先是给现金,后来卖掉他们在美国所持有的债券和税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借款。美国的工业依赖于协约国源源不断的订货单,美国银行里于是装满了英、法货币,如果德国获胜,这些货币将大大贬值。这正中纽约渴望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意图,其实,自1900年布尔战争以来,美国公众相继参与了五项英国战争贷款的融资,伦敦事实上已不得不求助于美国资本市场。事实上,英美早就出现微妙的经济关系:英国利用它的海上优势阻止美国供给品进入德国,把与德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列入黑名单。1916年底,美联储通知会员银行减少对国外借户的信贷,警告私人投资者不要进入与协约国国债券有关的投资项目,引发了英国战时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三周之内,英国每天平均流失价值500万英镑的黄金。随着J.P.摩根公司开始允许协约国使用大量的透支额度,英国的金融压力才得以缓解。英国财政部因此在一份备忘录中呼吁:“我国的对美政策不但应该避免互相指责或有意刺激对方,而且应该安抚和取悦对方。”这表明,金融霸权其实已经通过这次大战,不可避免地向大西洋另一边转移。
发表文章15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98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