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乾隆花园:保护与修复新概念

故宫乾隆花园:保护与修复新概念

作者:丘濂

2018-02-23·阅读时长16分钟

9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0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故宫书画装裱工作室研究员杨泽华(右)正在为符望阁的一幅藏画做全色和接笔修复 )

尘封的梦境

游览过故宫的人,有多少人注意过乾隆花园这片不算大的空间?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本刊记者看到中轴线上的宫殿群分流了大部分的参观者。仍然有一批游客会选择额外购买10元一张的珍宝馆门票。乾隆花园就位于这片珍宝馆区域的西北角,四进院落如今有两进对游人开放。不过,从驻足观看的游客数量来判断,人们显然对展柜里的奇珍异宝和珍妃井更感兴趣,乾隆花园他们也就匆匆穿过了。

美国人白铃安(Nancy Berliner)是为数不多的关注乾隆花园的游客。上世纪80年代,她在不远处的中央美院旧址攻读美术史的博士学位,经常骑着自行车来到紫禁城。她也想不起来究竟是哪阵风把她吹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花园。她告诉本刊记者:“也许是那本当时在西方颇为流行的《纳吉旅行指南》,里面短短的一句话提到了乾隆花园,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白铃安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乾隆花园保护项目”的展陈顾问。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和乾隆花园竟有这样的缘分。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8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巴拿马运河与美国崛起

两洋枢纽:100年权力演变

128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