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美术馆中的犬屋建筑

知·美术馆中的犬屋建筑

作者:钟和晏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112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37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美术馆入口处,代表建筑的A字母被设计成狗屋形状 )

从成都市区向西南30多公里到达新津县老君山下,一眼就能看到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知美术馆。两个折线形的深灰色长条体块交错着叠加在一起,片片直立的瓦片像一件衣服包裹着它,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有几分浓黑和沉重。

黑色瓦片和它非同寻常的悬挂方式是美术馆最引人注目的视觉语言,每片瓦片的四角打孔,用两根特殊的金属绳线垂直串联悬挂。这样,原本沉重的瓦片似乎失去了自身的重量,像西藏的风马经幡一般漂浮在空中。如果仔细看,建筑南北两侧瓦片的悬挂方式也不尽相同,临水塘一侧金属绳略微倾斜,似大片“雨丝”落入池中。我看到有几个小孩正站在池塘中玩耍,他们对眼前这座现代建筑并没有投去好奇的目光,反倒是从那点浅浅的水中获得了莫大的快乐。

被流水环绕的美术馆入口处,玻璃幕墙上贴着“设计:为了爱犬”展以及“Architecture for Dogs”白色字样,偌大的A字母被设计成三角屋顶、中间有门的狗屋形状,因为一个90度折面产生出立体空间感。知美术馆2011年12月建成却迟迟没有开馆,今年7月21日终于向公众开放,开馆展不是常见的绘画或者雕塑展,而是选择了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策划的这一别出心裁的展览。

文章作者

钟和晏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牛市的可能性

中国股市的杠杆时代

109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